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世界上有這麼一種人,他們渴望與異性耳鬢廝磨,卻沒有一點發生性關系的願望,讓人覺著這種人的表現很矛盾,甚至懷疑他們心理或生理方面有毛病。但是最新的研究發現,這種人可被歸類為「無性一族」。
在我們身邊,確實有「無性一族」,他們上床後最喜歡做的事不是與自己的伴侶享受肌膚之歡,而是捧起本書或專注地做其他的事情。不僅在床上,即使在平時,他們也沒有多少「性趣」。比如,澳大利亞青年邁克爾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喜歡打板球,參加派對。但是對於這位22歲的大學生來說,性就像「看顏料變乾」一樣枯燥。青少年時期的邁克爾在約會的壓力下,曾經和五六位女生有過肌膚之親。但是他「感覺並不是那麼完美」。現在,他在仔細審視自己的生活之後發現,無論男性還是女性的身體對他都沒有任何吸引力。他開始把自己描述為「雙性浪漫主義者」,因為雖然他不希望與任何人發生性關系,卻希望同男性或女性保持一種浪漫關系。事情怎麼會這樣呢?怎麼能沒有性,只要身體的親密接觸?他說:「我不喜歡接吻之類的親密行為。我認為情感上的密切才是最理想的兩性關系。」
「無性一族」的人數並不少
像邁克爾這樣的人並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少。一些關於性行為的調查表明,「無性一族」的數量與同性戀人群的數量基本持平。只是在這個性無孔不入的社會裡,他們往往被忽略而已。
克裡是悉尼某大學21歲的學生,她從來不知道接吻的感覺,也沒有手淫的習慣。在小學的時候,當她同學都開始對男孩子著迷的時候,她才意識到自己與眾不同。她回憶說,為了不讓別人認為自己古怪,她假裝對男生有興趣。她說:「在每年開學的時候,我都會選擇一個男孩並對他說喜歡他,否則我會被同學取笑。」可是,隨著青少年時期的結束,克裡對性的興趣並沒有增加,所以她認為自己一定是「晚熟」,也曾一度認為自己是同性戀者,但後來她認識到自己並不喜歡女孩子,於是她排除了自己是同性戀的想法。克裡在高中最後一年,將自己定位為「無性人」。一次上網瀏覽,她竟然找到一家名為「無性分析與教育」的網站,網站是美國人大衛·傑伊創辦的。傑伊在20幾歲的時候同樣對異性沒有興趣,也沒有過性行為。克裡如釋重負:「當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時候,壓力減輕了許多。」
「無性分析與教育」的網站發現相當數量的人同意下列選項:「我從未感覺到任何人對我有性吸引力」。於是,傑伊將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性研究》雜志上,《新科學家》雜志也對此進行了報道。科學家已經在450個物種中發現了同性戀行為,包括小袋鼠、樹袋熊等,也在綿羊中發現了無性現象。
性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澳大利亞關於人類的研究得出了同樣的數據。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朱麗葉·裡克特表示,在2萬名被調查者中,6%的人宣稱他們從未與他人發生過性關系。在自稱為處女的調查者中,約有一半女性年齡低於20歲,所以她們以後仍可能有性行為。
裡克特分析說,另外3%的人從來沒有過性行為,這個數字可能偏低,因為被調查中有2%的人拒絕回答這個問題。「無性一族」包括自願禁欲的修女和那些因疾病、貧窮或沒有吸引力而無法建立性關系的人,同時也包括那些不願為性付出代價或不願隨便過性生活的人。另外有些人也許對發生性關系懷有恐懼或受思想封閉的父母影響而對性采取排斥的態度。但是無性群體也包括那些本身不需要性的人。
迪金大學的瑪裡塔·麥克卡比教授認為,在生活中的許多方面,人們的需求水平各不相同,例如工作和運動。她說:「性只是生活的一個方面,和工作、運動一樣,如果你對性不感興趣,那又怎麼樣?」如果一方缺乏性趣但並沒有給伴侶帶來傷害,那就不是什麼問題。
克裡的生活非常繁忙,除了在大學學習,周末還要參加社區廣播站的志願勞動,她並不渴望與人建立性關系,她希望社會能把「無性一族」看成和正常人一樣,希望人們不要再對她說「只是沒有遇到適合的人」之類的話。邁克爾同樣希望人們理解「不需要性,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情感」。
無性現象需要深入研究
目前,無性問題還沒有引起科學界的足夠重視,藥品行業關心的只是那些需要性卻又無法得到滿足的人群。性遺傳學也只是為了弄清楚同性戀的生物學之謎。
歷史學家赫拉·庫克分析說,無性現象需要深入研究,當性沒有被用作汽車、洗衣機等各種商品的促銷工具的時候,「無性一族」並沒有感到太多的不適應。沒有性要求的男人也不會有什麼壓力,除非他妻子要求他生孩子。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性成了現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內容,那些沒有任何性要求的人突然發覺自己「落伍」了,於是壓力大增。一些科學家指出,越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科學界越是應該加大對無性現象的研究,全社會也應該正確地看待這一現象,不要讓「無性一族」感到他們受到歧視。
0 意見:
張貼留言